在防疫一線錘煉黨性— —記我公司防疫下沉社區干部董文強宋堯瓊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11月2日,根據省委組織部的統一安排,我公司以最快速度選派優秀黨員干部投身到社區一線主動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切實履行國企社會責任,助力全省和蘭州市疫情防控大局。
迅速行動 同心抗疫
本次志愿服務工作以“自愿報名、組織選拔”為原則,選派了董文強、宋堯瓊兩位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的黨員干部深入蘭州市相關街道社區開展志愿服務。奔赴一線前,兩名同志表示,此次任務特殊,任務艱巨、使命光榮,一定不辜負公司的信任和囑托,在加強自我防護的同時,將“省院”的優良作風和風采充分展現出來,確保圓滿完成志愿服務工作。
10多天來,董文強、宋堯瓊兩名同志按照街道和社區的工作安排,每天奔走于疫情防控的各卡點之間,特別是面對突如其來的降溫降雪天氣,始終堅守工作崗位,配合社區工作者和醫護人員開展封控卡點執勤管理、值班值守、出入排查登記、物資配送、快遞郵件消毒和協助群眾進行“小蘭幫辦”實名制注冊等志愿服務工作,他們不畏嚴寒,堅守崗位,發揚無私無畏精神,用實際行動踐行使命與擔當,以“不向困難退半步,只向勝利添精彩”的信心和決心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用心守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線,用愛架起與人民群眾的連心橋,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遭遇戰、阻擊戰貢獻“省院”力量。 黨員先鋒 不辱使命 董文強是公司紀委辦公室黨支部書記,因為家住蘭州交通大學院內,分配工作任務時,就被安排到了安寧區西路街道交大社區交大附中核酸檢測點進行志愿服務。他做過公司脫貧攻堅駐村幫扶隊第一書記,在那段時間就養成了記日記的習慣。他在做志愿服務的這段時間,也不忘將每天發生的事記下來。他11月6日的日記是這樣寫的:星期六,大雪。天氣降溫厲害,一大早,我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包裹的很嚴實,來到西北門門口(交大),門口保安已經早早的在門口值班了,和保安簡單打招呼后,立即投入工作,天氣雖然降溫了,出入送菜的三馬子、電動車、貨運車依然按時到來,為交大學生食堂提供充足和豐富的蔬菜和必須品,幸好我們祖國強大,蘭州周邊的蔬菜供應充足,為我們防疫抗疫有著堅強的保障。根據學校規定,快遞不讓送進門,也不讓學生收取快遞,偶爾還是有學生訂的快遞送到門口了,我們對雙方進行勸說,疫情嚴重,國內發生的多起快遞疫情事件,教訓深刻,不敢冒險,希望學生能夠理解并服從學校規定。經過一番勸導,下午快遞到門口的次數明顯減少了許多。他在11月9日的日子中寫道:星期二,晴。今天天氣還不錯,陽光早早的穿過樓群,照射在西北門門口。在工作間歇,不停的做著跳躍運動和伸展運動,讓自己的身體暖起來,長期的工作已經非常熟練了,出入的人員也已經非常有序。有位老同志自己開車出來,因為沒有值班出入證件,被我擋下來了,自己說要去醫院做化療,保安說這位老同志近期的確在做化療,精神狀態不錯,每次都是自己單獨前往,我和保安及值班老師商量后,查看健康碼后,建議登記后放行。在非常時刻,也有非常的情況,我們的宗旨還是為轄區居民的健康服務。病毒可以被隔離,但溫暖不會被隔離,萬眾一心,沒有翻不過去的山,心手相牽,沒有跨不過去的坎,甘肅加油,蘭州加油。 宋堯瓊是公司技術質量部黨支部紀檢委員,家住靜寧路盛元小區,志愿服務自然就被安排到了離家最近的南稍門社區。他雖沒有記日記的習慣,但每天都會將工作內容和遇到的問題,逐條記錄在筆記本上,并不忘給公司負責志愿服務的同志也發一份。宋堯瓊平常在公司負責信息系統的獨立開發及與第三方公司的合作開發,信息系統(項目管理系統、協同設計系統、檔案系統)的建設、推廣、培訓,及日常使用中的問題等。當他得知“關于選派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深入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時,積極報名,要求出征。此時,家中不僅有兩個年幼的孩子,同時還有常年患有慢性病的母親需要照顧。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錚錚誓言。他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是要在人民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為了人民的利益,主動擔當,全力以赴,不辭辛勞,不懼風險,盡職盡責?!?/span> 作為隴原大地有著近70年發展歷程的企業,無論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還是改革開放大發展時期,乃至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每遇急難險重任務,我公司都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自覺擔當,勇挑重擔,沖在前干在前,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做出企業貢獻。 疫情防控是一場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嚴峻斗爭,現在疫情防控正處于膠著對壘狀態。疫情在甘肅已經肆虐了25天,在這25天里,隴原兒女毫不畏懼,科學防控,積極施救,發揚“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肅精神,與病魔抗爭,和時間賽跑。我們深信,此次疫情,在偉大抗疫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定能奪取新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