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思和精力凝聚到發展上 ——公司召開干部大會暨生產經營工作會議
9月10日上午,公司召開干部大會暨生產經營工作會議。公司在蘭領導及中層管理人員共113人參加會議。會議由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張光潔同志主持。
會上,張光潔同志宣布了部分中層管理人員任職的通知;黨委書記李向軍同志就公司人才隊伍和管理人員隊伍建設提出了具體方向;總經理曹慶分析梳理了生產經營現狀,部署了后幾個月的生產經營工作;總建筑師馮志濤、副總經理周文新、紀委書記丁永升分別就分管工作進行了安排;米宏圖董事長對全面完成生產經營目標任務和文縣災后重建對口支援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會議指出,選聘中層管理人員,是基于公司整體發展戰略和生產經營管理的現實需要,是立足優化配強部門和分子公司領導班子的長遠考慮,是嚴格參照《省屬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管理規定》的程序和標準、經公司黨委集體研究作出的重要決定。
會議要求,履新人員要不辜負公司黨委和廣大職工的信任和期望,一是要認清使命,珍惜機遇,迅速進入角色;二是要樹立崗位責任意識,勤學多思,提高管理水平;三是要求真務實,銳意進取,創新開展工作;四是要嚴格自律,加強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權力觀;五是要以正能量和飽滿的干事創業精神帶好隊伍、抓好生產經營。
會議指出,作為智力密集型科技企業,公司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創新人才發展戰略,緊緊扭住中心工作,牢牢把握人才隊伍創新發展這個支撐,重點突出智力強企穩企這個關鍵,深入貫徹落實集團黨委和公司發展規劃,遵循行業規律、創新發展理念、優化經營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把上級深化企業改革的制度、措施和要求內化成為生產經營具體行動。一是持續開發重點生產經營領域人才,加強人才發展統籌規劃和分類指導,建立生產經營人才儲備機制,探索制定引導人才向重點生產經營項目集聚的傾斜政策。二是強化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定和實施公司加強創新型才隊伍建設意見和辦法。同時與國內對口高校協作,有計劃開展重點生產經營人才知識更新培訓。三是加強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注重培養和引進精通項目管理、經營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的專業化、職業化經營管理人才,通過在職學歷教育、崗位輪換、職業資格、短期崗位培訓等,培養一批既懂專業技術又懂經營管理、既懂行政又懂黨建工作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四是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完善經營管理人才選拔機制,形成內部競爭上崗,外部公開招聘的人才資源配置方式。
會議強調,公司中層管理人員是生產經營的骨干力量,是公司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只有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增長才干,才能勝任本職,才能更好地為公司長遠建設發展和做大做強做優貢獻智慧和力量。一要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決維護黨的集體統一領導,嚴守政治紀律和規矩,大力加強作風建設。二是要馳而不息抓學習,不斷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業務知識和制度法規的學習和運用。三是要忠于職守善擔當,善于凝心聚力,認真履職擔當,務求工作實效和生產經營效益。四是要嚴格自律做表率,牢記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的根本宗旨。
會議強調,強化廉政教育監督,是公司黨委、紀委對全體員工政治上的關心愛護。一是要堅定理想信念,錘煉黨性修養;二是要保持清醒頭腦,提升道德境界;三是要嚴格遵守法紀,筑牢思想防線;四是要自覺履行責任,始終當好表率;五是要倡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新風尚。
會議指出,公司在取得較好成績的同時,要再接再厲,持續重視抓好項目備案落實、重點項目設計方案審查、重點行業項目跟蹤等重點,不斷提高客戶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要進一步提高設計方案質量,從每個設計人員做起,充分領會理解和滿足客戶提出的合理需求,加強設計方案自校,層層審核把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確實體現專業水平,提升設計質量。
會議強調,公司各級經營管理人員,要認真分析研判當前國際和國內形勢,針對疫情沖擊而引發的行業變化,順應建筑設計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在抓好既有客戶市場跟進的合作同時,一是要不斷拓展地域市場,繼續向酒泉、嘉峪關、張掖等省內河西地區市場拓展;二是要注重拓展項目市場,從當前普遍的建筑市場向政府投資主導的民生項目、公共服務項目、醫療保障項目等拓展;三是要拓展領域市場,從傳統的房建領域向市政工程和市場占有份額較大的房地產領域拓展;四是要抓好協同和協調經營,切實做到從單機作業向協同設計的信息化轉變。
最后,董事長米宏圖做了總結講話。他強調,一是要嚴格落實集團公司的統一部署要求,各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協作,職能部門要搞好服務保障工作,分(子)分司要全力配合,突出抓好以人才隊伍培養、干部隊伍建設、生產經營指標兌現、黨風廉政建設為重點的各項工作。二是要準確把握市場脈搏,集智攻關、團結創新,主動打好當前人才競爭、技術競爭和市場競爭的主動仗,確保圓滿完成集團下達的年度生產經營指標。三是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和集團防汛減災的總體要求,信息質量部牽頭,做好隴南市文縣災后重建對口支援工作,相關職能部門和分(子)公司要提前統籌做好人員、資金、設備等各項準備,抓緊推動援建工作落地見效,彰顯國有企業社會擔當。